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德智 牟妍)11月17日,在京山市永漋镇公益村3组的机播棉田里,一台重达24吨,长9.7米、宽4.2米、高4.6米的“红色巨无霸”,在一片白色“波浪”里来回穿梭,棉株上的花朵一下子被吞进了它的肚子里。经过两个小时作业,一个重达1吨多的棉花圆捆落地。
机采棉花现场。通讯员 供图
据湖北银丰集团京山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京山市永漋镇是传统棉花种植区,高峰时种植面积有6万多亩,然而长期以来依赖人工采棉,劳动强度大,采摘周期长,劳动成本高,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这台棉花收获机是该集团花200多万元购入的,每小时可采摘10至15亩棉花,是人工效率的60至80倍。
机采棉花现场。通讯员 供图
该镇种植大户万红星表示:“以前雇人摘棉既难又贵,现在机器一天干完上百亩,成本降了,收益涨了!明年我要扩大机采棉面积!”
据悉,京山市农机发展中心在永漋镇公益村打造1000亩棉花示范基地,从播种、田管到收获,主要作业过程以机械化为主、人工为辅,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棉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