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棉海泛白。10月1日,巴楚县166万亩棉花正式进入采收期,各乡镇棉田里,大型采棉机往来穿梭,洁白棉朵化作沉甸甸的棉包,棉农笑意盈盈,奏响了今年棉花丰收的首支乐章。
航拍镜头下,巴楚县阿瓦提镇11.5万亩棉田如白色海洋铺展,英吾斯塘村棉农热合曼·艾麦尔的300亩棉田就镶嵌其中。一台橙黄色国产采棉机伸展机械臂,采摘头高速旋转间将棉絮精准吸入机身。这台能同步完成采收、打包的机械,正是棉农热合曼·艾麦尔口中的“丰收好帮手”。站在田埂上,他手里捏着蓬松的棉朵,指尖轻捻间满是对收成的期待。
巴楚县阿瓦提镇英吾斯塘村棉农热合曼·艾麦尔说:今年我种了300亩棉花,全部选用了优质品种,还用上了北斗导航播种和精准滴灌技术。
热合曼·艾麦尔的安心,源于阿瓦提镇的提前谋划。为保障丰收,阿瓦提镇早在3个月前就双线发力,一方面对接轧花厂锁定收购价,给棉农吃下“定心丸”,另一方面联系农机合作社调度采棉机,避免采收扎堆,确保全镇棉田有序开收。
巴楚县阿瓦提镇英吾斯塘村党支部书记艾克拜尔江·吐尔逊说:如今,村里95%以上的棉田都用机械采收,不仅省了人工成本,还能及时腾地,一年两收让土地“含金量”越来越高,棉农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这样的丰收图景,在全县棉田里处处可见。作为喀什地区棉花种植大县,巴楚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全产业链布局,推动棉花产业提质增效。今年全县棉花种植机械化率达100%,采收机械化率提升至91%——以往12人采50亩地需2个月,如今采棉机5小时就能完成,既提效又保质,大幅减轻棉农负担。
巴楚县阿瓦提镇英吾斯塘村棉农热合曼·艾麦尔说:现在采棉机一天就能收完,预计亩产超过450公斤,算下来比去年多赚不少,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种棉更有底气。
巴楚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艾沙·吐尔洪说:当前,全县轧花企业已全面投入运营、高效运转,南疆地区规模最大的棉花期货交割库也已顺利完成各项收储准备工作。我县系统构建了覆盖棉花采摘、加工全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执行“一试五定”检验标准,着力实现优质优价,切实促进棉农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为全面推进棉花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田间采收的“白色浪潮”到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力,巴楚县正以“育种-种植-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全链条布局,让棉花价值最大化。目前,全县轧花企业已全面运营,南疆规模最大的棉花期货交割库也完成收储准备,166万亩棉田采收有序推进,预计11月底可全面收官。洁白的棉朵,正成为巴楚县乡村振兴路上名副其实的“致富花”。(热孜万古 张永亮 曾凌鑫)
